近日,汕尾市科學技術局印發《汕尾創新島(深圳)建設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將在深圳國家高新區南山園區的創新型產業用房創建汕尾創新島,形成“研發設計在深圳、轉化落地在汕尾”的創新生態。
2011年春天,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汕尾海豐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啟“飛地經濟”改革試驗,譜寫“特區帶老區”動人佳話。如今,深汕特別合作區走過“三方共管”到“兩方合作”,再到深圳“全面主導”的歷程。
與當前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飛地經濟”模式不同,在深圳南山建設的汕尾創新島以產業鏈契合為切入點,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海洋經濟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利用深圳人才、技術、科研設備等創新資源,解決科技成果來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同時,適當招引部分人才項目、稅源經濟企業、服務型企業和初創型企業等,通過創新島孵化與汕尾產業形成產業鏈互補,推動深圳、汕尾兩地招商引資、產業鏈互補、產業共建等深度合作發展。根據《方案》,入駐汕尾創新島的企業可享受物業費補貼、用地保障、人才引進和稅收優惠等系列政策。
此前,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在主持召開汕尾創新研發飛地建設專題會議時指出,推進汕尾創新研發飛地建設,是革命老區走實走好創新驅動發展路子的迫切需要,是汕尾推進“項目雙進”“雙招雙引”、加快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平臺,是加大深圳對口幫扶汕尾力度、提升沿海經濟帶能級的創新之舉。